

疫情影响,出不了远门,看看千岛湖,当作海了。远方,就在心里。
怀特海的这本《教育的目的》是几个演讲内容的集合,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与训导的节奏性主张》、《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在教育中的地位》、《数学课程》、《大学及其功能》、《思想的组织》、《对一些科学观念的剖析》和《空间、时间和相对性》,共10章。
先说一下怀特海,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生——罗素,并且师生二人合著了《数学原理》三卷,初步论述了逻辑主义的数学体系,并且他们和维特根斯坦、摩尔、弗雷阁一起创立了逻辑分析哲学。所以,可以说怀特海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家、哲学家。
读《教育的目的》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深深感受到一名数学家和哲学家的严谨,更能感受到英国传统的绅士风范。挑两个特别有启发的点说一下。
首先说第一篇《教育的目的》,核心观点就是,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而不是死板的、割裂的一大堆知识本身。教育应该传授的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知识应该是和学习者的生活是有联系的。这点,可能是现在中国教育体系里面,最值得重视的地方。我发现,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有一次,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问我1g和1kg的区别,说要称一下肥皂的重量,但是家里又没有台秤,只有一个体重的称,她把肥皂放上去,完全没有反应,就来求助我。我没有直接答复,只是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过几次尝试,她居然想到了拿着肥皂称,和不拿肥皂称,相减得出肥皂重量的办法。我相信,经过思考来解决实际问题,得到的知识,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就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还有一篇《大学及其功能》,非常有意思。作者认为,大学存在的意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向教师提供研究机会。这两个功能,都有非常好的而且花费更少的方式来替代。比如学习,通过书籍和传统的学徒制度,就解决了。作者觉得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它让青年人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这些,在工作中是很难实现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对大学功能,非常美好的解释,虽然有些过于理想化。前段时间刚好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录取通知书》,也反思了美国的大学教育,限制了年轻人的求知欲、限制了最有活力的生命。豆瓣评分不高,却推荐大家看一下,轻松而又让人思考。在听得到和五道口联合课程中,田轩老师的《公司金融课》里面,讲到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识别好坏时,有一个“信号理论”。这个理论是2001诺贝尔经济学讲获得者斯宾塞提出的,通过这个理论,来解释大学的作用,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就是,有能力通过大学课程,并且成功毕业的人,向市场发出了一种信号,表示他是优秀的人。越是优秀的人,越能够用较低的成本来完成艰难的课程。即使大学学习的内容在工作中不一定会用到,也没有关系。
其他篇章不一一说明了,推荐当父母的都可以读一下。
ISBN 978-7-5675-9310-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尔克斯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写了这部小说,在获奖之后还能继续写出优秀作品的作家不多。他更为人知的作品《百年孤独》,我努力看了几章,最后是没有看完的,要记住那么多长长的、或者一模一样的名字对我来说太困难,更重要的是背景差异太大,缺少生活体验。小说,跟专业书籍不一样,看不下去,就没有必要坚持。因为我觉得,好看,是小说的第一要素。
比较下来,这本《霍乱时期的爱情》普适很多,人物关系简单,用最庸俗的概括就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费尔米娜·达萨之间横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经历了魔幻般的生活,直接点说,就是经历的形形色色的女性,而女主人公经历了最普通的生活,嫁给了一个有社会地位的医生,经历了一次丈夫出轨。当丈夫去世以后,两个人又重新走在一起,体验到了如瘟疫般的爱情。如果把爱情看成荷尔蒙,阿里萨和众多情人之间难道不是爱情?如果把爱情看成长久的陪伴,达萨和她丈夫之间何尝不是爱情?一个人一生能爱上几个人?真的有长长久久的爱情么?这些问题,我可能永远搞不懂。这也许真的就像一种病,一种会传染的病。
疫情期间,一时兴起,应个景,挑了这本书看,一直想记录些什么,却无从下笔,只能问一堆问题了。
提到华为,我们经常说的就是华为的文化、狼性、高收入等等,仿佛这些就是华为成功的全部。这本书非常系统化地、全面地介绍了以华为作为参考的研发体系建设。虽然书比较老,很多东西可能已经过时,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华为是花了多少精力在整个研发体系的建设上,也能够看到华为成功的另一面。
作者虽然提到了很多中小企业如何建设研发能力,但是感觉只有一条是最对的,“人治”,其他,如果通过对大型企业的流程来裁剪,怎么都感觉是削足适履,忽视了对人力资本的重视。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根本资源,是人力资本+货币资本,而且,人力资本是逐渐逐渐占据上风。从农业时代,土地资源几乎代表一切;到工业化时代,货币资本+管理;到信息化时代,企业逐步变成合伙人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通过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来建设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于比较成熟,而且对未来可知的行业,是非常好的方法,能够保证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方向不出错。但是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发挥。孰得孰失,是企业家要深思熟虑的事情。
脑图比较大,做成pdf文件,在这里。
ISBN: 978-7-121-1979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年4月第1次印刷
这本书是许小年教授的新作,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对互联网经济的本质做解读,透过迷雾,来看现在最火的一些互联网经济形态和互联网公司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并且和历史上的其他网络,比如运输网、通信网做比较,站在历史角度来看互联网,高屋建瓴,大开眼界。
先介绍一下书中提到的最主要的几个原理:
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取决于成本结构。企业的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固定成本比重越大,规模经济效益越好。我想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芯片、药物,这样动辄几千万研发成本,和非常低的制造成本的高技术行业。
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类似又不尽相同,协同效应不取决于单一产品的数量,而取决于品种的丰富程度。最好的例子就是微信,微信平台上承载着电商、广告、游戏、支付、理财、银行一系列服务,服务供应商越多,微信的效益就越好。
梅特卡夫效应:用户之间能够互相连接的网络,它的价值和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交通网、通信网都有梅特卡夫效应,最突出的例子就是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
双边市场效应:某一类网络,互动和交易仅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这类平台的价值源于供应方和需求方相互吸引和相互促进,我们把不同类型用户之间正反馈交互所创造的价值,成为双边市场效应。 双边市场效应,也不是互联网特有,比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淘宝。双边市场效应的价值,一般和消费者数量成线性。(消费者数量远大于供应者)
有了这四个效应,就可以用来分析最常见的几种互联网经济:
规模效应 | 协同效应 | 梅特卡夫效应 | 双边市场效应 | |
电商(非平台) | 有(不可兼得) | 有(不可兼得) | 无 | 弱 |
交易平台 | 有(不可兼得) | 有(不可兼得) | 无 | 有 |
P2P | 弱 | 无 | 无 | 弱(网站提供信用中介) |
线下金融+互联网 | 有 | 无 | 无 | 无 |
出行平台 | 有 | 弱 | 无 | 有 |
苹果手机 | 有 | 无 | 无 | 无 |
共享单车 | 有 | 无 | 无 | 无 |
物联网 | 有 | 无 | 无 | 无 |
社交网络 | 有 | 有 | 有 | 有 |
搜索引擎 | 有 | 有 | 无 | 无 |
书中除了用这四种效应来评估这些互联网经济以外,还有很多很深刻的见解,比如风险投资人和大学教授对行业的评估为什么不同;互联网金融应该只赚中介的钱,而不应该赚风控的钱;数字化企业和阿米巴经营为什么会流行等等。
ISBN: 978-7-111-6434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读的书,今天重新发一下,作为对一个管理大师的纪念。他的书里面,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商业的本质》,可以说是一代大师晚年对商业的思考,对后代的敦敦教导。
协同力:让使命、行动与结果协同起来
使命,是一个公司要达到的终点,也就是说,你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去。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要成功完成一项使命,还必须回答好一个问题,即“完成使命对于每个员工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行动,是指员工思考、探索、沟通和做事的方式。
结果,是为了保证整个过程顺利推进。
最好的使命要:目标远大、鼓舞人心、切合实际
领导力:不断探求真实和不断建立互信
具体做法:
领导者要体谅下属
领导者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
领导者要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除障碍
领导者要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
领导者要确保让下属快乐工作
应对挫折:
直面创伤
留住优秀人才
基于数据认真分析影响成本、业绩与增长的因素
重塑战略流程
根据现实检查公司的社会架构
不做无谓的担忧
增长是公司最重要的事情:
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
要集中资源,而不是分散资源
重新定义创新,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利用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增长计划
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
通过任何必要的手段拉拢那些地址增长计划的人
关于全球化:
全球化应该是互利共赢的
外派人员应该有足够的“洞察力”
认真考虑风险
充分开发海外业务的潜力
关于财务:
商业运行的健康程度:员工敬业度、客户满意度、现金流
数据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它们主要是用来比较的
认真审阅、努力核查
市场营销:
5P理论:Product 产品,Place 渠道,Price 价格,Promotional messaging 市场推广方式,people 营销团队(这里的5P理论与一般定义不太相同),这些元素中,唯有产品Product没有改变,市场营销中最基本的一点仍然是一项可以改变消费者生活的好产品!
危机管理:
无论你多努力地控制危机,它最后总会比你想象得更大、更深刻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秘密之类的东西:不妨直接发新闻稿
媒体可能会极力丑化你处理危机的方式:不要怕,勇敢面对
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要对公司内部人事安排和工作流程进行变革:处理负责人
应对得当,公司会在微机中生存下来,并变得更好、更强大
预防危机的原则:
积累商誉、以备不时之需
利用多渠道向公众发出响亮的身音,即便没有紧急的事情
善待离职员工
一切终将过去
领导力2.0
真实和信任
不断探求真实、不懈建立信任
建立一个卓越的团队
招聘到优秀的人才非常难,用于承认失误,把一些特征作为必备,如:诚信、洞察力、坦率
留住人才其实很简单,员工是否幸福:薪酬、卓越的工作环境
差异化考核制度,让最出色的人得到最多奖励,仍然是最好的考核制度
管理中最难的三种人:天才、自由职业、负能量的员工
管理天才:坦诚,探求真实和建立互信
管理自由职业者:最大限度地通过现代手段、保持联络,保持交流互动
管理负能量员工:当机立断、勇敢解雇
职业规划
找到非常擅长的事情和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并找到交叉点
创业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应对事业低谷
不只要完成任务,要超额完成任务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脚踏实地,寻找支持者
一定要跟上最新科技
三人行必有我师
爱人者、人恒爱之
事业的结束和重新开始
被解雇:承认现状、面对现实、找到自己的原因、开始新的事业
换公司:放心防御心态、迎接潜在变化、拥抱机遇
退休:一定不要停止成长的脚步
用书中原话来最为结尾:
好吧,我们承认有些事情肯定会结束。
比如,这一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再比如,这本书到这里也要结束了。
商业,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游戏。
。。。。。。
因为工作是最伟大的。工作就是生活!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每天,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主要参考于摩托罗拉的经验,在国内没引起什么反响。事实证明,摩托罗拉也走向了衰落。不过,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认为,这套方法就一无是处。一家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在一个新时代来临时,被淘汰,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也不是一两个工具可以改变的。
书籍干货集中在前面一小部分,后面是一个不太详细的例子,和一大堆充数的文章。前面部分讲的是一种制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称为T-Plan。简单地说,从市场环境分析入手,再确定产品战略,再确定技术方案,每个环节找到差距,最后输出路线图。路线图的格式各种各样,重点不同。接下来是讲如何在公司内部推动使用,但是这部分非常简单,没有落地的方法。这个可能是这本书最失败的地方。
这套方法,从体系上是比较完整的,而且不重,实施起来也便捷,耗时少,成本低。至少,这套方法有两个地方做得非常正确:从市场环境分析作为出发点,使得规划里面的产品特性和技术需求不会脱离实际;让尽可能多的,来自各个岗位的人一起参加,有助于技术路线图获得认同和推进。
ISBN: 978-7-302-21057-3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不是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这个世界
天灾也好,人祸也好,希望牢记这段日子